详解机床铸件的铸造流程
机床铸件的铸造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涉及多个环节和步骤。这一过程不仅需要严格的技术控制,还需要对铸造材料、铸造设备以及铸造工艺有深入的了解。
详解机床铸件的铸造流程:
一、前期准备
1、模型制作:根据机床铸件的设计图纸,制作消失模或其他材质(如木质、塑料等)的模型。模型制作要准确,尺寸和形状要与设计图纸全部一致,以铸造出的铸件符合设计要求。
2、造型材料准备:选择适当的造型材料,如砂子、粘结剂等。砂子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紧实度,以确定铸造过程中金属液的顺利充型和凝固。
3、设备准备:检查铸造设备,如熔炼炉、浇注机、造型机等,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。准备需要的辅助工具,如模具、浇口杯、冒口等。
二、铸造过程
1、造型:在砂箱中填砂,并紧实到相应密度。将模型放置在砂箱中,确定模型的位置和高度正确。再次填砂并紧实,覆盖模型并形成铸型。
2、合箱:将上下砂箱合并在一起,并用夹具或螺栓固定,以铸造过程中铸型不会变形或错位。
3、浇注:将熔炼好的金属液通过浇注系统(如浇口杯、直浇道、横浇道和内浇道)浇入铸型中。浇注过程中要控制金属液的流量和速度,以确定金属液能够平稳充型并充满整个铸型。
4、冷却凝固:金属液在铸型中冷却并凝固成铸件。冷却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冷却速度,以避免铸件产生裂纹、缩孔等缺陷。
5、落砂清理:铸件凝固后,打开砂箱并取出铸件。清理铸件表面的砂子、浇口、冒口等残留物。
三、后期处理
1、热处理:对铸件进行整体或局部的热处理,如退火、正火、淬火和回火等。热处理可以改进铸件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,提升其硬度、强度和韧性等。
2、粗加工:对铸件进行初步的机械加工,如去掉飞边、毛刺等。粗加工的目的是为后续的精加工做准备。
3、精加工:根据设计要求,对铸件进行准确的机械加工,如铣削、磨削、钻孔等。精加工要铸件的尺寸精度、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。
四、检验与测试
1、外观检验:检查铸件的表面质量,如是否有裂纹、气孔、夹渣等缺陷。确定铸件的外观符合设计要求。
2、尺寸检验:使用测量工具(如卡尺、千分尺、三坐标测量仪等)对铸件的尺寸进行准确测量。铸件的尺寸精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3、性能测试:对铸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,如抗拉强度、屈服强度、硬度等。根据测试结果,评估铸件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4、无损检测:使用无损检测方法(如X射线检测、声波检测等)对铸件进行内部质量检测。确定铸件内部没有裂纹、夹渣等缺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