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床铸件浇注时应考虑哪些问题?
机床铸件浇注是铸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,其质量直接影响铸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。在浇注过程中,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以确定铸件的质量和浇注过程的稳定。
一、浇注前的准备工作
1、浇注人员稳定。浇注人员需要穿戴符合稳定标准的工作服和防护眼镜,以防止高温金属液溅伤皮肤和眼睛。工作现场应保持整洁,无杂物堆放,浇注过程中的通道无阻。
2、设备检查。浇注前应对所有设备进行仔细检查,包括浇包、浇注管、浇口杯等,确定其完好无损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。检查金属液的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,以及浇包内金属液的量是否适中,避免过满导致溢出伤人。
3、模具准备。模具应提前预热至适当温度,以减少金属液与模具之间的温差,降低热应力,防止模具开裂。模具的型腔应清洁无杂物,以铸件的表面质量。
二、浇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1、浇注速度的控制。在浇注初期,特别是金属液刚接触泡沫塑料(消失模铸造)或砂型(树脂砂铸造)的瞬间,由于材料气化产生大量气体,此时应采用细流慢浇的方法,以避免呛火现象和金属液飞溅。待浇注系统被金属液充满后,可以逐渐加快浇注速度,但应以浇口杯充满而不外溢为准则。在浇注后期,当金属液达到模具的顶部或冒口根部时,应适当收包,以保持金属平稳上升,防止金属液冲出冒口。
2、浇注温度的选择。浇注温度是影响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过高的浇注温度会导致金属液收缩率增大,增加铸件开裂的风险;而过低的浇注温度则可能导致金属液流动性差,影响铸件的填充性和致密性。因此,应根据铸件的材质、形状和尺寸以及铸造工艺要求,选择适当的浇注温度。
3、浇注方式的选择。浇注方式包括底注、顶注和侧注等。底注方式金属液的热损失小、压头大、浇注速度不慢,且渣子浮在金属液上表面,浇注钢水比较干净。但受设备条件限制,一些中小机床铸件可能采用转包浇注。选择适当的浇注方式应根据铸件的实际情况和铸造工艺要求来决定。
4、连续浇注的重要性。在消失模铸造和树脂砂铸造中,需要保持连续地注入金属液,直至铸型全部充满。否则,在停顿的地方容易造成铸件的整个平面冷隔缺陷。因此,在浇注过程中应确定金属液的连续供应和稳定浇注速度。
5、模具气体的处理。在浇注过程中,模具中可能会冒出气体。这些气体如果不及时点燃,可能会因夹住模具而产生气孔,同时还会损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空气。因此,应及时点燃模具中冒出的气体,以铸件的质量和浇注过程的稳定。
三、浇注后的处理
1、铸件冷却。浇注后,铸件应放置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冷却。冷却过程中应避免急剧的温度变化和机械振动,以防止铸件变形和开裂。
2、清理浇口和冒口。铸件冷却后,应及时清理浇口和冒口等多余部分。清理时应避免损伤铸件本体和破坏其表面质量。
3、质量检验。对铸件进行质量检验是确定其质量的重要环节。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、尺寸测量、力学性能测试和无损检测等。通过质量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铸件中的缺陷和问题,铸件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。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