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15 00:33:56
在机床铸件的铸造过程中,残余应力主要源于不均匀的冷却和固态相变。当金属液浇入型腔后,铸件各部分的冷却速度存在差异。例如,铸件表面与模具接触,冷却速度较快,而内部冷却相对较慢。这种冷却速度的不一致会导致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收缩量,进而引发内应力。
此外,在固态相变过程中,铸件材料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,不同相的体积不同,也会产生相变应力。以铸铁为例,在冷却过程中,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或铁素体时,体积会发生改变,若这种转变在不同部位不能同步进行,就会在铸件内部留下残余应力。
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主要来自切削力、热变形和塑性变形。在切削加工时,刀具对铸件施加切削力,使铸件表面层产生塑性变形。这种塑性变形在加工完成后并不能全部恢复,从而在表面层留下残余应力。
同时,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切削热,使铸件表面温度升高。当切削结束后,表面温度不慢下降,而内部温度下降相对较慢,这种温度梯度会导致热应力。如果热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强度,就会产生塑性变形,进而形成残余应力。
残余应力对机床铸件精度的具体影响如下:
一、尺寸精度方面
1、尺寸变化:残余应力会使铸件在放置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尺寸变化。例如,一个原本尺寸准确的机床床身铸件,如果内部存在大的残余拉应力,在长期放置后,由于应力的缓慢释放,铸件可能会发生微小的膨胀,导致尺寸超出设计公差范围。相反,若存在残余压应力,铸件则可能发生收缩,同样影响尺寸精度。
2、尺寸稳定性差:残余应力的存在使得铸件的尺寸稳定性变差。在机床工作过程中,由于温度变化、负载作用等因素的影响,残余应力可能会重新分布,导致铸件尺寸不断波动。这对于需要精度不错定位和加工的机床来说,会严重影响加工零件的质量。例如,在数控机床上,如果床身铸件的尺寸不稳定,会导致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,从而产生加工误差。
二、形状精度方面
1、变形:残余应力是导致机床铸件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对于形状复杂的铸件,如机床立柱、横梁等,残余应力在不同部位的分布不均匀,会使铸件产生弯曲、扭曲等变形。例如,一个大型的机床立柱铸件,如果两侧的残余应力不同,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,就可能发生弯曲变形,导致立柱的垂直度不符合要求,影响机床的整体装配精度和使用性能。
2、平面度和平行度误差:残余应力还会影响铸件表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。在加工过程中,残余应力会使表面层产生不均匀的变形,导致表面不平整。例如,机床工作台铸件的表面如果存在残余应力,在加工后可能会出现波浪形或凹凸不平的情况,使工作台的平面度和平行度超出允许范围,影响工件的装夹和加工精度。
三、位置精度方面
1、装配困难:残余应力引起的铸件尺寸和形状变化会增加机床装配的难度。当各个铸件之间存在残余应力导致的尺寸偏差和变形时,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装配精度。例如,在机床的装配过程中,如果床身、立柱、工作台等主要铸件的装配面由于残余应力而发生变形,就会导致装配间隙不均匀,甚至无法正常装配。
2、运动精度降低:机床的运动部件,如导轨、丝杠等,其铸件中的残余应力会影响运动精度。残余应力会使导轨产生直线度误差,丝杠产生螺距误差,从而导致机床的运动部件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卡滞、振动等现象,降低机床的运动精度和加工质量。例如,一台数控机床的导轨铸件如果存在残余应力,在机床运行一段时间后,导轨的直线度可能会发生变化,使刀具的运动轨迹偏离预定路径,影响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