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床铸件浇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?
机床铸件浇注是铸造生产中的重要环节,直接关系到铸件的质量和性能。为浇注过程的顺利进行和铸件质量的稳定提升,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。
浇注过程中的操作要领
一、控制浇注速度:浇注速度的选择对铸件质量有重要影响。开始时宜慢,以利于浇口对正,减少熔融金属对砂型的冲击,便于气体排出。后续浇注速度应适中,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铸件缺陷。应遵循慢、快、慢的原则,即开始慢浇、中间快浇、然后慢浇,以确定金属液平稳、均匀地充满模具型腔。
二、及时补浇:对于液体收缩和凝固收缩大的机床铸件,如中大型铸件,浇注后应及时从浇口或冒口补浇,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、缩松等缺陷。
三、点燃模具中冒出的气体:在浇注过程中,模具中可能会冒出气体。这些气体如果不及时点燃,可能会夹住模具而产生气孔,同时还会损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空气。因此,应及时点燃这些气体。
四、注意浇注位置:浇注时机床铸件在型内所处的状态和位置对铸件质量有重要影响。应使机床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和受力面朝下或位于侧面,以防止铸件变形或产生裂纹。面积大的薄壁部位置于铸型下部或使其倾斜位置,有利于金属液的填充和排气。
五、观察浇注情况:在浇注过程中,应密切观察金属液的流动情况和模具型腔的填充情况。如发现金属液流动不畅或模具型腔填充不满等问题,应及时调整浇注速度或进行补浇。
浇注后的处理与检查
一、冷却与凝固:浇注后,铸件需要相应的时间进行冷却和凝固。应根据铸件的材质和尺寸正确控制冷却时间,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冷却速度导致的铸件缺陷。
二、清理与打磨:铸件冷却后,应及时清理浇口、冒口等部位的金属液残留物。同时,对铸件表面进行需要的打磨处理,以去掉毛刺、氧化皮等缺陷。
三、质量检验:对铸件进行质量检验是铸件质量的重要步骤。应检查铸件的尺寸精度、表面质量、内部组织等是否符合要求。可采用X射线、声波等无损检测方法对铸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。
四、记录与分析:对浇注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铸件质量进行记录和分析。通过对比不同浇注参数下的铸件质量,可以找出优的浇注工艺参数,为今后的生产提供参考。
稳定注意事项
一、防止金属液溅出:在浇注过程中,应确定金属液不会溅出浇包或模具型腔。如发生溅出情况,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,防止受伤或火灾等事故发生。
二、防止火灾措施:浇注现场应配备需要的灭火器材和防止火灾设施。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,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理。
三、个人防护:浇注人员应时刻注意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。如发现防护用品破损或失效,应立即替换或修理。